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化工专业的小张把反应方程式全改成图片格式,查重率还是超标。维普不检测图片内容,但会抓取图注文字。他的"图1. 苯环取代反应路径"和二十多篇论文撞标题,光这个就贡献了3.1%重复率。更坑的是表格——把"温度/压强/转化率"三列数据直接粘贴,系统判定和十年前某硕士论文表格相似度91%。
高频踩雷点自救指南:
数学公式的替身术:不要写"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$\nabla \times \mathbf{E} = -\frac{\partial \mathbf{B}}{\partial t}$",改成:"电磁场变化遵循经典关系式(详见公式组1),其核心是电场旋度与磁场变化的负相关性"。把公式单独编号放在段落外,文字描述聚焦物理意义而非数学表达。
实验装置的"指纹植入":描述仪器时加独家细节。比如:"使用改装后的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(加装液氮冷阱,流速校准证书编号2024-GC-228)",比单纯写"Agilent 7890B"安全十倍。
数据图的"变形记":Y轴不写"浓度(mg/L)"而写"待测物液相富集量",图例把"对照组/实验组"改成"基准样本/干预样本"。某生态学论文把常见的物种数量曲线,通过添加地震发生时间竖线变成"灾害响应图谱",彻底规避模板化风险。
有个更狠的案例。医学生描述手术流程时,所有步骤文字都标红。后来他用患者视角重写:"当腔镜从第三穿刺孔进入时,我能看到肝脏韧带在显示屏上呈灰白色条索状(患者王某术中口述记录)",把标准化操作转化成个体化体验,重复率归零。记住:维普论文检测只认识冰冷的文字,不认识滚烫的生命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