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“我的天!维普检测查重率35%!完蛋了完蛋了!” 看到报告首页那个醒目的百分比数字,估计十个有八个同学都得心肝一颤,血压飙升,感觉毕业证在跟自己挥手告别。别急,稳住!这个总重复率,它就是个总指标,相当于体检报告上那个“综合健康指数”,看着吓人,但真正的问题藏在后面呢。这就好比你去医院,医生不能光看你体温38度就断定你得了啥大病,得结合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维普查重报告的精髓,就在那个“全文对照”或者“全文引文”报告里(具体名字看版本)。
点开这个维普论文检测详细报告,你会看到你的论文被花花绿绿(主要是红、黄、绿)地标记着。红色,通常是“重度嫌疑人”——直接文字复制;黄色,可能是“轻度相似”或“引用嫌疑”;绿色,一般是“安全区”——你原创的或者合理引用标注好的。重点来了:你必须像老中医看病历一样,一条一条、一句一句地去“诊断”那些标红标黄的地方!
看来源: 报告会清清楚楚告诉你,你这句话跟哪篇文献、哪个网页、甚至哪篇学位论文撞车了。点开来源链接(如果提供),仔细看看人家原文是怎么写的。有时候真是冤枉!比如你写“牛顿第一定律指出,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…”,这属于公理常识,但维普数据库里可能有无数教材、论文都这么写,它就给你标红了。这种属于“公共知识”重复,一般问题不大,但最好跟导师确认下学校的具体要求。最怕的是,你发现标红的部分,真的跟你之前参考过的某篇文献核心段落高度一致,那性质就不同了。
看性质: 是整段复制粘贴吗?是连续十几个字跟别人一模一样吗?是引用别人的观点、数据没标注来源吗?还是仅仅是一些专业术语、固定搭配、公式推导描述撞车了?性质不同,处理方式天差地别。如果是大段复制,那没啥好说的,要么彻底改写,要么老老实实加引号标注引用(但引用太多也不行,后面会讲)。如果是术语、公式描述,那可能得接受部分重复,或者尝试用更个性化的语言去描述(如果学术规范允许的话)。
看分布: 重复是集中在绪论、文献综述部分?还是连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也大面积标红?前者可能是因为背景知识描述雷同,后者就非常危险了,可能意味着你的核心研究内容缺乏原创性。
所以,拿到报告第一步:深呼吸,忽略那个吓人的总百分比(除非它低得离谱)。第二步:扎进详细报告,把每一处标红标黄的地方,连同它的“犯罪证据”(对比文献)都仔细研究一遍。搞清楚“病”在哪里,才能对症下药。 可能处理掉几处关键的、大面积的重复,总重复率就能哗啦掉下来一大截。光盯着数字干嚎,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上一篇:维普查重:参考文献的生死劫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