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理科生之囧:公式、方法、描述,想不重都难?
核心痛点:
公式、定理、定义是铁律: 牛顿第二定律F=ma、欧姆定律I=U/R、熵的定义式... 这些能改吗?不能!必须用标准符号和表述。维普对纯文本公式识别有限,但描述公式的文字(“根据牛顿第二定律,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”)很容易重复。
实验方法、试剂仪器描述标准化: “采用PCR扩增目标片段”、“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形貌”、“称取1.0g NaCl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”... 这些实验步骤的描述,全世界都差不多!想写出花来?太难了,也不必要,反而可能不专业。
物种、化学物质名称固定: “大肠杆菌 (Escherichia coli)”、“二氧化钛 (TiO₂)”、“乙醇 (C₂H₅OH)”... 必须用学名和标准符号。
结果描述客观化: “如图1所示,随着温度升高,反应速率显著加快(p<0.05)”。这种客观描述实验结果的语言,模式也很固定。维普论文查重入口
维普查重下的“高危表现”:
“去除引用复制比”可能不高(因为引用少),但“总文字复制比”中的“非引用重复”可能集中在方法、结果描述部分,呈现为分散的、小片段的黄色或红色。
公式描述、方法步骤、标准名称是“重灾区”。
理科生专属“避雷针”:
善用图表! 图表能直观展示数据,且图表内的文字描述(图注、表头)相对简短,维普对图片内容检测能力有限(目前)。确保图表设计清晰、信息完整。
结果文字描述紧扣图表,避免过多重复图表中显而易见的信息。 重点描述趋势、异常值、统计显著性等关键观察。避免模板化语句。
对于非常常规的方法,可以引用标准方法文献(如“细胞培养参照XX方法进行”),并规范标注。
对于关键的自有实验步骤,清晰、准确、简洁地描述即可,避免冗长且雷同的细节堆砌。突出你设计的关键参数或特殊处理。
死守“不可变”: 公式、定理、标准命名、关键试剂仪器型号,必须准确无误,该重复就得重复。这部分重复是合理的。
主攻“可变”: 把降重心力放在引言背景的独特性阐述、实验设计的创新性说明(为什么选这个方法?有何改进?)、结果讨论的深度挖掘(你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深层机制?与他人结果有何异同?为什么?)、结论的提炼与展望。这部分是体现你工作价值的地方,也最容易写出原创性!维普
区分“不可变”与“可变”:
方法描述:在规范基础上求简洁:
结果呈现:图文并茂 + 聚焦分析:
讨论部分: 这是理科论文的灵魂高地!避免仅仅复述结果。要解释结果背后的机理、与前人研究的对比(指出异同并分析原因)、研究的局限性、对未来研究的启示。这部分深度思考和独特见解最能拉开差距,重复率自然低。